在城市中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,桥梁已成为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。桥梁的主要作用是交通枢纽,是连接两岸或两个地埋区域的关键结点,也是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桥梁还象征着城市发展的经济地位和技术水平,它们往往成为地标性建筑景观。这类桥梁的夜景照明自然也就成为了城市夜景的重要景观之一。而针对城市中的这类地标性桥梁照明,我们发现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照明设计的误区。
误区一:色彩过多引发视疲劳
LED照明的出现,让人们对灯光的颜色有了更多选择,也让照明的形式更加多样化。如同商业建筑那样,桥梁的照明也逐渐应用这一新技术,试图让桥梁的照明效果更加多姿多彩,更富有内容。
但桥梁不是商业空间,也没有商业建筑那么丰富的层次、多样的体型。通常桥梁的外观及结构都以简洁、明快为主,以大气、挺拔为主要风格,以这样一种结构主体为基础,强加上花花绿绿的商业氛围,无疑是画蛇添足之举。
一幅好的艺术画作品,通常只用少量的色彩元素,许多优秀的摄影作品甚至都是黑白色。对于桥梁的照明设计,我们应当以创作一幅艺术作品那样对待。彩色的照明固然能给人一种内容感、新鲜感,但有内容并不代表有内涵,新鲜感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审美疲劳。
桥梁是简洁的、沉静的,它不应该被城市喧闹的商业氛围所影响,它应该独树一帜。采用少量色彩的照明,甚至只采用多种色温的白色灯光,能够赋予桥梁这个特殊景观更多内涵,也更加耐看。
误区二:动态照明效果的滥用,造成光污染
随着LED照明的迅猛发展,当今的照明已经进入了动态照明时代。在桥梁照明的应用中,也不可或缺地采用了大量动态照明,使具有现代感、科技感的桥梁照明更加富有动感。
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重要的一点:相对于桥下的河流、桥上车来人往的车流、人流,桥梁本身是一个绝对静态的景观。桥下的水面再怎么平静,也不会是绝对静态的,它所产生的倒影不会纹丝不动。行走在桥面的车辆、行人更是匆匆而来,匆匆而去,其视点本身就是一个运动体,这时我们再为桥梁的照明赋予复杂且频繁变化的动态效果,只会让桥体的整体效果显得眼花缭乱、混乱不堪。
所以,对桥梁的动态照明效果,不是不用,而是建议少用,即使采用动态的照明方案,也应尽可能选用变化周期长、变化过程缓慢的效果,让近临者感到舒适,让远观者有期待感。
误区三:车行道路灯过多,影响功能照明效果
城市中大多桥梁兼具机动车道、非机动车道、行人通道的功能,甚至还有火车通行的铁路通道。在这类桥梁的照明设计中,通常会延续道路照明的设计规范,将路灯从街道延伸至桥体,并贯穿整个桥梁。这种做法固然满足了功能照明的要求,但同样也给桥梁的整体照明效果造成了巨大影响。
车行道视点是桥梁景观的重要视点,而路灯照明又是保障行车安全的主要手段,那么怎样才能既保证行车的安全,又尽量减少其对桥梁夜景景观的视觉效果的影响呢?对于很多地标性的桥梁景观,人们通常都会很重视它的照明效果,所以对桥梁本身的照明已经做了充分的考虑和设计。这些照明将桥体的结构元素,甚至细部构造通过灯光都已有所体现,同时对道路路面也提供了一定的间接照明,而机动车本身也都具有自己的照明系统,所以对于车行道上行驶的机动车而言,不会造成看不清路面的现象。
为了体现街道照明的延续性,桥梁车行道的照明,通常采用和街道相同高度的路灯灯杆,由于桥梁的重要景观部位通常都在道路路面以上,因此这个高度的灯杆就对机动车的上前方视点造成一定的干扰,先不论灯杆与桥梁本身的风格是否协调,其高度、密度及其产生的眩光,就已经破坏了整体的照明效果。即使在白天不开灯的情况下,紧密的路灯灯杆,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桥体在白天的景观效果。
完全取消路灯势必降低车行道的亮度,为了弥补亮度不足而造成的安全隐患,可通过以下手段来解决这个矛盾:
一是减少路灯数量和安装密度。对于一些必要的路灯照明,可考虑在桥体上拉大路灯的安装间距,以减少路灯数量和密度,使路灯造成的视觉影响最小化。引桥部分则可以采用逐渐拉大间距的方式,形成街道路灯到桥体路灯的过渡。
二是降低灯具安装的高度,例如采用踢脚灯、地埋LED等。过高的路灯将灯光投射到路面,其照明效率必然会大打折扣,而安装在贴近路面的踢脚灯将灯光直接投射到路面上,不仅提高了照明效率,同时也避免了对上前方视点的影响,而且在地面形成了阵列感,使路面也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。适量采用点状地埋LED,在划清路面分界线的同时,还对驾驶员形成了警示作用,提高了安全性。
以上手段不仅减少了路灯对景观效果的影响,还保证了行车安全,同时也降低了安装难度和维护难度。减少灯具和采用低功率灯具还能够降低用电量,使运营成本更低。
总而言之,桥梁是城市夜景的重要元素,同时也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,打造一个舒适、美观、合理的桥梁照明,是灯光设计师共同的目标。
相关链接:
公路隧道照明设计规范与注意事项
低频无极灯隧道灯与LED隧道灯性能优势比较
低频无极灯双光源路灯灯具
球速体育在线开户,球速体育(中国)|产品信息|新闻动态
服务支持|工程案例|联系我们